发布日期:2025-04-03 浏览次数:
武汉市教育局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全市45所普通高中将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测试时间为4月17日。
2.报名对象为在各级赛事中获得相应成绩的优秀初中毕业生,以及体育运动特别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3.测试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测试办法由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制定并公布。
4.为此,各区教育局将负责本区考点测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测试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5.同时,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需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违反相关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4月3日,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初中毕业学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认定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2025年全市有45所普通高中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测试时间为4月17日,地点为各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初中毕业学生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工作,健全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促进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省体育局ﻪ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体育局ﻪ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武汉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经各招生学校自主申报、区教育局推荐、市教育局批准同意,2025年全市有45所普通高中招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各项目招生学校见附件)。
在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组织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比赛中,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个人前6名、市级赛事个人前8名,集体项目或团体组别获得对应项目区级赛事前6名或团体一等奖、市级赛事前8名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经学校推荐的体育运动特别优秀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报名考生只能选择1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1个项目报名参加资格认定;报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的考生在“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以等级呈现的成绩中,最多允许有一个最低等级(D等)成绩的科目。
1.招生简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依据本方案,根据组队、训练、竞赛、升学等实际需要,从文化成绩、身体条件、场上位置等方面设置各项目具体报名条件,制定招生简章及测试办法,经市教育局审查后在武汉招考网(.cn)向社会公布。
2.考点设置。各考点根据项目特点,规范设置考试场所,包括场地、器材、设备、设施等。乐投Letou平台
3.成绩发布。测试成绩由考生现场签字确认,即测、即传、即存,测试结束后成绩由考点公示。
4.考试安全。考试前,考生所在初中学校应组织进行安全教育。考点学校应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对考试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考试器材安全使用。考试期间,应安排必要的医疗救护人员和设备。
5.过程监督。区教育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部门、家长代表等全程参与监督测试过程,全程摄像并留存影像资料备查。
7.经费安排。测试场地及其他经费由各招生学校负责,评审费用按相关政策支付。
1.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毽球等项目资格认定工作由市、区教育局统筹,各招生学校具体承担考点测试组织工作,测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分项目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
2.田径项目招生学校从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单项前6名或集体项目前4名成绩获得者中,按照学校招生计划1:1的比例择优确定本校后备人才资格生名单。新城区跨区考生,需获得2024年武汉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初中乙组)单项前6名,且运动成绩达到甲组单项前6名相应成绩,方可报名中心城区田径后备人才学校。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格认定测试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时间、统一办法、统一程序”,落实“招生章程、测试时间、测试办法、测试程序和测试结果”五个公开,切实保障考生、家长的知情权。
2.各区教育局负责本区考点测试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各区须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学校要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学校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4.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徇私舞弊者将依纪依规严肃处理。所有考生及其家长必须诚实守信,不得弄虚作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考生将取消其录取资格。